颜晨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检察干警,我时常问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维护法律权威和法治信仰,以实际行动爱国报国?如何进一步立足岗位、担当作为,锤炼法律监督的本领,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初入检察院,我也曾迷茫、困惑,一路追寻着问题的答案。
最检验新时代检察干警理想成色的,不是五光十色的诱惑与喧嚣,不是轰轰烈烈的交锋与冲突,而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案复一案的倦怠和琐碎里,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没有丝毫的摇摆和退让,不将法律视为一种生产工具并感到心安理得。
我在同事们身上见证到的,是坚定的法治信仰和检察追求,尽管“多少次头顶一片月,胸中万户阅卷声”,但大家都葆有从检初心、勇于担当,在司法办案中从不懈怠、一往无前。第一检察部承担着承办重大刑事案件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犯罪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相关工作,涉案人数众多、涉案金额巨大、案情疑难复杂的案件并不少见,有的案件光被害人就有六七十人,审查报告达上百页之多,柜子里总是堆满了厚厚的卷宗,桌上的材料层层叠叠能把人“淹没”,提审和出庭的公务用车里经常挤满了人,下班的音乐响了很久,办公室的日光灯下还有伏案身影……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小黄灯忽闪忽闪,七天的审查逮捕期限是一根红线,抬头不见低头见,但即便如此,同事们依然在“把每一起案件都办出最好效果”的目标里执着,一丝不苟地审阅卷宗材料,力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刻也等不得、一刻也慢不得、一刻也耽误不得”,在法定期限和程序内公正司法,严厉打击犯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样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这样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早已融进检察干警们的司法办案里。在侦查线索中抽丝剥茧,不忘法治追求;在法庭公诉席上指控犯罪,寻找价值实现,这是我在检察院所听到、看到、感受到的,拨开我迷茫、解开我困惑的有力答案,这是检察干警的职业脚注和家国情怀。
博登海默说:“法律是一个带有许多大厅、房间、凹角、拐角的大厦,在同一时间里想用一盏探照灯照亮每一个房间、凹角、拐角是极为困难的。”努力去找寻自己的这一盏灯、擎好这一盏灯,同时躬下身去,尽力用这一盏灯去照亮所有角落,我想,这正是对检察干警的爱国报国提出的时代要求。驰骋在法律的专业道路上,我们与通向正义的障碍赛跑,与堕入平庸的惯性竞争,与只争朝夕的时间角逐,跑好每一程法律监督,追求每一案公平正义,“居之不倦,行之以忠”。
“法治的初心,就是守护一个社会最核心的价值关切。为这样的价值追求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也将为全面依法治国注入最鲜活的力量”。爱国是一个宏大叙事,每一名检察干警的履职尽责都是跬步小流,长久地酝酿累积就会爆发出惊人的伟力,以至千里而报国,以成江海而强国。
“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在今后的职业生涯里,我将和同事们一起,继续以法治信仰凝聚爱国之心,用检察担当实践报国之行,为更美好的生活日夜守护。